拳拳赤子心 浓浓桑梓情 ——记宿松县许岭镇石庙村共产党员张掌权
来源:  日期:2017-10-20 10:36:26  浏览量:

张掌权,1973年出生,中共党员,宿松县许岒镇石庙村人。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,成了一名毫不起眼的泥瓦匠,也许是不甘平庸,也许是好学的本性未改,当别人结束劳累繁忙的一天开始休息,他却加班加点苦心钻研建筑知识,积累行业经验,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,几经磨砺,终于取得二级建造师、安全员等资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虽身在外  乡情难却   

在外务工多年,凭借自身的努力,事业小有成就,可他总不忘家乡民工劳动力低廉、外出就业无路的事实。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公司的管理职位,回乡组织近三百位土木工程方面的师傅从事清包工程,并利用自己打拼多年建立起来的人脉资源,为他们揽接业务。由于讲求工程质量,安全第一的理念,深得建设单位信任,业务不断,极大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,同时做到以人为本,及时兑现、从不拖欠工人工资,赢得附近几个乡镇工匠们的一致好评。

虽常年在外,可他致富不忘桑梓,情系家乡教育。2005年他率先慷慨捐资四千元,用于石庙小学安装电风扇和照明灯等,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办学条件,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。当年村村通水泥路面浇灌工程也是慷慨奉献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积极进取  服务社会

在外出务工的岁月里,尽管一袭布衣,却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200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为党的一员。在他看来,入党不是为了荣誉,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,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。不止于此,2013年他还加入了宿松县义工协会,通过参与协会爱心助学、看望孤寡老人并为他们多次捐款捐物、文明创建等活动,践行了一个普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在各项公益活动中,他不顾个人得失,不计名利,扶危济困,传承文明,服务社会,为提升宿松义工形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,他常说,“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情系故土  反哺桑梓

2009年因工作需要,他转行进入广东地质局承接地质勘查公铁线路业务。长期藏身于高山大川,奔走于田间地头,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。同时长期与土地接触,使他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。工作之余,他常常想到家乡许多田地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杂草丛生、无人问津,甚至连四至也不明确,深感痛心。他想,如果合理利用,一定大有可为,一定能为乡亲们增收。2014年,他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,毅然离职,回归乡里。

2014年7月在村换届选举中,他入选任职。为响应政府号召,大力发展农村种植和养殖业,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提高农业效益,2015年春节期间,经阮咀宋咀项湾朱湾等小组全员多次讨论决定:将抛荒田地交由他垦复种植并签订流转合同。2015年开春,他便申请成立了宿松掌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。本着依靠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宗旨,着手部署并出资六十余万元,开工修筑机耕道路约二点五公里,翻修搁置多年的提水泵站一座,并完成原蓄水堰清淤和拦水坝加高加固工作,清理排灌沟渠400余米,翻修当家塘三座,加宽加固和改造上田下坝,垦复抛荒多年的农田旱地150余亩。为了改善基本农田种植环境,提高农作物产量,他特别聘请了专业农技员作技术指导,已种植优种玉米20余亩并获得较高产量,单季稻约280亩,栽种油茶2600株,其它农作物若干。2016年下半年又在着手推进其他几个小组土地流转。石庙村三面环水,农田面积大,沿湖荷塘堰汊多,特别是涨水年份汊头汊尾水平面上升,河脚荒田基本被淹没,他基于这一实际,为发挥村级优势,形成特色,依托成立的掌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合资合作的模式,配备专业技术人员,万只以上规模养鸭场筹建完毕后引进优种青年麻鸭。现已进入产蛋高峰,效益喜人。张掌权同志确实是一心投入到乡村,决心带动本村村民一起逐步建立规模化养殖业,形成养殖、销售等一条的产业链,实现共同富裕理念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上一篇:不忘初心勤奉献 三尺讲台育桃李 ----记宿松县五里中学教师共产党员罗礼彬

下一篇:坚持不忘初心 坚守医者仁心 ——宿松县孚玉镇卫生院院长吴胜年同志先进事迹